Ch2 : 閱讀的層次
1. 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 [Ch3]
2. 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 [Ch4]
3. 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 [Ch6 ~ 12]
4. 主題閱讀(syntopical) [Ch20]
Ch3 : 基礎閱讀
四個階段:
1. 閱讀準備階段(reading readiness)
2. 讀一些簡單的讀物
3. 從上下文所提供的線索,「揭發」不熟悉的字眼
4. 精練與增進前面所學的技巧
Ch4 : 檢視閱讀
1.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的六個步驟
1. 先看書名頁及序
2. 研究目錄頁
3. 簡閱索引
4. 出版者的介紹
5. 挑幾個看來跟主題相關的篇章來看
6. 東翻翻西翻翻,唸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
2. 粗淺的閱讀
1. 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2. 慢不該慢到不值得;快不該快到有損於滿足與理解
Ch5 :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1. 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1. 這本書整體說來,到底在談些什麼? [Ch6 ~ 7]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Ch8 ~ 9]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Ch10]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Ch11]
2. 三種筆記的方法
1. 結構筆記(structural note-making):重點是全書的架構,而不是內容
2. 概念筆記(conceptual note-making):讀同一主題書時,同時記下其它書籍的頁碼
3. 辯證筆記(dialectical note-making):針對一場討論情境的筆記
分析閱讀的三階段 [Ch6 ~ 12]
1.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四個規則 [Ch6 ~ 7]
1. 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
2. 用最簡短的文字指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 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份。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後,再將各個部份的綱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 分析閱讀的第二階段,或找出一本書到底在說什麼的規則(詮釋一本書內容的規則) [Ch8 ~ 9]
1. 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他達成共識。
2. 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3. 找出作者的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4. 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
3. 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的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Ch10 ~ 11]
A. 智慧禮節的一般規則
1. 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
2. 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3. 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B. 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1. 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2. 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3. 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4. 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Ch12] 輔助閱讀
1. 相關經驗的角色:運用自已的經驗
2. 其它的書可以當作閱讀時的外在助力:閱讀與巨著相關的著作
3. 如何運用導讀與摘要
4. 如何運用工具書:字典與百科全書
[Ch20] 主題閱讀精華摘要
1. 觀察研究範圍: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
1. 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
2. 瀏覽這份書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 主題閱讀:閱讀所有第一階段收集到的書籍
1. 找到相關的章節
*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 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彙,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 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詞彙,所有作者,或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詞彙來詮釋。
3. 釐清問題
*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 - 無論作者是否明白談過這些問題,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解讀為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他們的回答。
4. 界定議題
*界定主題及次要的議題。然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5. 分析討論
*分析這些討論。這得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